2017年11月,刚踏上信访岗位的我碰到了一名对当时的我来说比较棘手的来访人。由于他要求申报的一个补助项目明显不符合相关规定,不仅不听解释,反而拍桌子大骂,用尽各种刻薄的话语……如今的我只记得我当时是用了多大的毅力和理性,才努力控制住自己,保持住一名工会信访人的基本素养。但这件小事带来的阴影可不小,委屈、苦闷……整个人状态变得很差。我产生了信访恐慌,怀疑用法治思维融入信访的理念,机械式的因信访而信访。后来是机关党委荐读的这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使我豁然开朗,内心的负能量不知不觉烟消云散。
何为信访?以我之心换你之心
——干信访的初心
书中有这么一段,我是很受触动的。在“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这个章节里谈到,习近平当上了村支书以后要在村里办铁业社,请了打铁手艺好的根栓回到队里来打铁,但很快因为收入的问题根栓想离开队里回到文安驿去。他讲话直,因为这件事情还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而当时的习支书也讲话直率,村民都怕他俩谈崩闹出点问题。结果却很出人意料,原来咱们的习支书先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跟根栓谈,再做根栓婆姨的工作,把他俩都打动了才留下了他们。村里人说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很多很多,都很复杂,但习支书做事讲究方法、人性化,从不采取高压强势的做法,总是尽量做思想工作,把人的思想弄通解开疙瘩。
这对于我来讲应该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第一就是不逃避。遇到信访问题自然就要积极面对,这是责无旁贷的;第二就是方式方法,要“对症”才能“下药”。知道别人的“疙瘩”在哪里才能知道解决的方法是什么,或许是应该找对应职能部室,或许是给予法律咨询,又或是其他司法途径;第三就是好的态度。只有用好态度打头阵才有机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有利于双方之间的沟通。以我的真诚之心、同等之心换你认同之心,我想,这才是信访应有之义吧。
法律谓何?即使路难行依旧坚持正确的方向
——走法律路的初心
作为一名法科生,将公平与正义作为法律的价值追求是我的努力方向,但毕竟“路漫漫其修远兮”,在遇到开头我经历的那件事的时候,也曾闪现过放弃的念头,甚至产生过怀疑。但书中那名十几岁少年在极度艰难环境下的毫不气馁,给了我莫大的激励,也让我为自己错误想法羞愧。
书中是这么写的:当时插队的时候,近平这个人比较沉稳,抗压能力比较强。这个抗压,指的可不仅是生活上、体力上的压力,更是心理上所要经受的巨大压力。近平的父亲习仲勋同志受迫害、挨批斗,被下放到河南,母亲当时也过着受审查的生活;而近平本人,成分是“黑帮子弟”,这样一来,我们知青的两大出路——征兵、招工,对他来说都几乎不可能实现。面对几乎无出路的未来,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坚持。他写了8次入团申请书才入团,在入党的时候连入党介绍人都被批评说是把“黑帮子弟”介绍入党,前前后后写了10次入党申请书。在这背后需要付出的毅力和艰辛是很难想象的,尤其保持一颗平稳的心态更是难以做到,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坚定入党的理想信念更加难能可贵。
反观我自己,对公平与正义的法律价值追求怎能轻言放弃。虽然没有奋斗在司法一线,但是对我来说,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就是给权益受侵害的职工以公平与正义,引导职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就是为实现这个价值贡献一份力。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初心就在此。
不忘本,就要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
——干工会事业的初心
看到书中“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就立即联想到了“职工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习总书记当村支书的时候,村民去公社买个东西要走一天,非常不方便,而且浪费人力资源,他就想到搞一个代销店,批发一批回来卖,统一销售,按单结账,极大程度上节省了资源,让村里的劳动力有时间有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职工而言,他们渴望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那我们就坚持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到职工最需要的地方去,监督企业合法用工;发布职工法律援助电子地图,打造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帮助职工快捷寻找维权渠道;积极为权益受侵害的职工提供法律建议和法律援助,让每一名职工有事想得起、有难靠得住,把自己视为贴心的“娘家人”,我想,这是一名工会人最欣慰、也最开心的时刻吧。
短短一年信访岗位的砺炼,我经历很多,也成长许多,再回头看当时的遇到的苦闷,我不禁笑当时的自己“too young, too simple”。其实答案很简单:问问自己的心,问问它当初做这份职业的初衷是什么,一切不言而喻。初心明了,豁然开朗。面对将来的工作,我会更加自信,也更加确信前行的方向;初心明了,万难不难。面对棘手的问题,我不再胆怯和彷徨,因为我更加深刻地明白,无论我是哪个角色,我都是那个最应当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用心为职工服务的人,疑惑彷徨,失在初心;初心明了,无所畏惧。再遇到难事时候,我会给自己打气——“怕什么,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就好!”“怕什么,我一定可以用心做得更好!”
(来源:江苏省信访局网站 无锡市总工会 庄婷)